第六十八章釜底抽薪_大明公务员
日读小说网 > 大明公务员 > 第六十八章釜底抽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六十八章釜底抽薪

  第六十八章釜底抽薪

  何夕说道:“土地兼并,最大的问题是农业生产的风险,遇见荒年,百姓无法生存,只能贱卖土地,从而让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,如果银行为百姓贷款-------”

  “青苗法?”刘璟打断何夕的话,说道:“你要重启青苗法,你可知道青苗法有多少恶名。”

  贷款给农民,让百姓渡过难关。这就是王安石所谓的青苗法。只是王安石变法失败,让新法恶名昭彰。刘璟一听就知道何夕说的是什么。

  何夕说道:“我现在还在乎什么恶名不恶名的?青苗法的恶名也好,善名也罢,这都不重要的。重要的是,能不能解决问题。而且在我看来,青苗法之所以失败,并不是立法本意好与坏,而是执行出了问题。”

  刘璟说道:“你细细说说,你准备怎么样推进青苗法。”

  何夕说道:“首先放青苗款的是银行,不是官府。其次青苗款是要有抵押。”

  刘璟说道:“以土地为抵押?这不好办吧。”

  刘璟很明白,土地对于百姓意味着什么。贷款还不上,就要收他们的土地,看上去是合情合理。但实际上执行起来是非常难的。

  关乎到自己的实际利益的时候,老百姓都会变成了刁民。很多时候根本不会说理。

  特别是农民团结在一起的,敢收他们的地,他们就敢杀人,搞出民变来,而这种民变,在封建王朝什么时候都有,即便所谓太平盛世,一年也有不知道多少次。

  为什么说土地兼并是巧取豪夺。

  因为对于中国农民来说,不用尽一切办法,非法的合法的乃至暴力,是不会放弃自己的土地的。并不说,土地兼并之中,完全没有合法的。但是规模一大,非法的带血就多了起来。

  只是比例问题而已。

  放在青苗贷上。

  你让不让下面有强制的能力。如果有的,银行一定会成为土地兼并的主力,很多地主都与银行的某些人合作借助青苗法来进行土地兼并,不让下面有这样强制的权力。

  那这个就推行不下去。

  后世农村还是很多网络贷款的禁区,这个时代的民风只有更加彪悍。

  何夕说道:“我也想过这个问题,我的想法是将土地进行一个简单整理。你在辽东经营多年,而今有足够的新工具,维持多大面积的土地最方便经营,成本最低。”

  毕竟经营土地不仅仅需要人力。33ýqxsś.ćő

  虽然说何夕已经开发出很的农业机械,这些机械,还是需要人力驱动,但已经让人的劳动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。但是农民置办这些东西,也是要用钱的。

  而农业生产的特性,也就农忙的存在。根本不存在借农具的可能。

  毕竟你忙的时候,别人也忙。

  一家人十几口人,男女都有。借助这些先进的工具,能耕种多少土地。

  这一件事情,问别人肯定不知道。但是问刘璟一定知道。

  因为刘璟在辽东做的事情,就开荒屯垦,辽东的土地虽然不是无边无际的。与刘璟手中的人力物力相比,就好像是无边无际的。

  这种局面之下,刘璟必须尽可能发挥出人力的效力。

  工具是不缺的。毕竟有沈阳铁厂在。

  刘璟沉思了好一阵子,说道:“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有想过。但是我想来应该在一百多亩到两百亩之间。各地情况不一样,也要具体分析。如果再加上几头大牲口。会更多的。”

  何夕说道:“那好,我的意思就是,今后朝廷清丈土地,确定基本农田的不可分割。”

  刘璟说道:“你的意思是?”

  他有些不太明白。

  何夕说道:“也就是说,今后的土地买卖,必须说一整片土地,几百亩一起买卖,而不是几亩几亩的零敲碎打。”

  刘璟更迷茫的问道:“这有什么意义吗?而且大部分百姓都没有那么多土地吧。”

  何夕说道:“现在没有,将来可以有。家乡没有,但是辽东有,东北有,海外有。而且即便一家没有,可以几家一起有。”

  刘璟说道:“几家一起有?”

  对于何夕所言的辽东有,海外有,刘璟并不奇怪。毕竟何夕一直鼓吹海外扩张。刘璟并不奇怪。他甚至不知不觉之间,已经成为何夕这种想法的拥护者了。

  毕竟,他在辽东看到那么多能够开垦的土地,看着这些土地荒者,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,感觉自己在犯罪。而各地百姓根本不想外迁,这也是他头疼的事情。

  而且刘璟也知道,其实很多地方也有大片荒地的。别的不说,就河北地区就有很大的开荒潜力的。

  只是他不明白,几家一起有什么什么意思?

  何夕说道:“自然是合股经营了。”

  刘璟摇摇头说道:“老百姓恐怕没有那么多想法了。”

  合股经营自然不是什么新东西,但是在土地上合股经营,在刘璟看来太麻烦了。

  何夕说道:“之所以如此,就是让这一片土地成立公司,从此之后,朝廷直接从这些公司征收赋税,而贷款什么的,也以这些公司为主体,也就好办多了。而对于一些人家,想要稳定,只需这些公司持有一定的股份就行了,可以吃分红。”

  何夕之所以这样做,就是将土地经营的方式改变。

  他其实并不在乎很多人在土地上获取收益。但问题是,原本佃户模式存在很多问题,最大的问题就是人身依附关系。佃户与农奴相差不大,更不要说。单个农户的能力太小了。只能精耕细作,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。

  但问题是,这种投入产出比太小了。也就是所谓内卷。

  大量劳动力投入到无效的结果之中。

  而转变模式之后,成为农业公司之后,第一人身依附关系解除了。

  虽然说着一下子是解除不了的,今后很长一段时间,这些农业公司的员工与地主的佃户相差不会太大的。但是时间长了,可就不一样了。毕竟而今在法律意义上是不一样的。

  其次,一块土地数百亩,就由足够的能力进行多种多样的经营,获得利润要比一小块土地上精耕细作要得到的更多。

  更不要说,朝廷税收成本也降低了。

  将朝廷面对每一个农户的收税,变成了朝廷对一个个公司收税,成本自然降低了。朝廷对农业的扶持政策,比如青苗费,也可以直接投入其中了。

  还有其他种种好处。但是最大的好处就是将劳动力从土地上抽出来,为工业发展提高力量。

  工业发展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。、

  何夕也意思到这一点了。

  随着战事的发展,各地都需要人力物力。

  工业需要人,军队需要人。但是人从什么地方来啊?只能从农业上来。但是怎么从农业上来,也是一个技术问题。毕竟而今粮食生产也是问题。

  大规模推广这样的模式,让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抽出来。还能不降低农业生产效率。更是为将来大明的海外扩张,带来无穷的力量。,

  在此之前的扩展,说是为大明的犁寻找土地,并不正确。因为无论外面有多少土地,也不能落在大明百姓手中,但而今这种改革之后,却变成了可能。

  更重要的是,将整个土地体系资本化,商业化了。

  从此可以用商业资本的逻辑来理解与解释中国土地问题了。更是对士绅特权的釜底抽薪,这一步只要能够完成,大明就再也回不到过去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ridu8.com。日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ridu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