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章 豪强进化_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
日读小说网 > 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 > 第74章 豪强进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4章 豪强进化

  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蜀汉篇第74章豪强进化刘备素来意志坚定,因此并没有叹息太多。

  他刘备之前倒是想依赖豪强,问题那颍川士族和大族们压根儿看不上他……

  再说了,由他兴复的汉室,就算差也总比那送晋朝要好吧?

  叹息完刘备憋笑道:

  “孝武皇帝若是知晓后世如此戏称于他,恐怕定要抄其家。”

  “大哥你莫要说笑。”张飞嘟囔道:“后世那军队可怕得紧。”

  “冠军侯再世我看也悬。”

  对于各种调侃称呼众人现在也习惯不少,这种调侃如今看来反倒更像是一种嘉奖,一种后世的认可。

  君不见那千古一帝的李世民被人张嘴二凤闭口李二?

  而且张飞想起来,那赵云都被戏称云妹呢…

  庞统首先便摇头:

  “豪强之祸,酷吏不得解,实非良策!”

  “财帛能动人心,土地能动人命!”

  史记仅收录酷吏十人,然孝文孝景帝孝武帝三朝,酷吏何止十人?

  随即庞统看着刘备一脸头大的表情,赶忙安慰道:

  “然酷吏亦有威慑之用,主公或许可在益州设一能吏典狱掌刑,以此规蜀中豪强。”

  刘备沉思了一下不知不觉点了点头。

  益州好就好在这里,地方不大,豪强更弱,什么郭杨柳杜赵,以如今之兵力只手就能镇压。

  孔明则是建议道:

  “等到三月过后成都之繁忙便能告一段落,主公或可效仿孝武皇帝下《劝学令》,请百姓将年岁不满十六者也送来开蒙。”

  在孔明看来,随着纸价愈来愈贱,百姓读书识字所需要花的钱也愈来愈少,如此识字的人多了,政令推行起来也更加容易不少。

  甚至孔明还想起来正月时去江州附近改制盐法的经历,当地一老丈坚持认为火井有妖邪,用火井煮的盐定为害人之物。

  开民智,亦任重道远啊。

  刘备也觉得这个可以,随即便看到张松站了出来:

  “主公与军师小太学之策功在千秋,然主公与军师俱都繁忙。”

  “臣本蜀人,厚颜相请能执掌小太学,定不负主公与军师之心血。”

  刘备颔首,张松之诚有时都会让他感觉不好意思,而且本身也是成都人,操办此事倒确实更靠谱。

  旁边坐着的刘巴顿时感觉到了压力,本来都是益州新投臣子,你如此做我无动于衷岂不是让主公觉得我有意见?

  当下也无奈道:“臣请与子仲共制商贾赋税之法,定然不重演算缗告缗之旧祸。”

  是的,在刘巴如今眼光看来武帝的这道政策毫无疑问是臭棋,钱没收到名声还烂了。

  糜竺从沉思中抬起头:“啊?”

  ……

  甘露殿中群臣无语,眼看着他们的陛下,堂堂大唐国主,如今躺在甘露殿的榻上捧腹大笑。

  汉武帝被叫小猪陛下就这么好笑?

  最终众臣只能暂时当没看到,主要也不清楚这种事儿有没有必要劝谏。

  杜如晦沉思了一下道:

  “在后世看来,这商贾之税似乎极为重要。”

  长孙无忌觉得显而易见:

  “克明看这地图,唐之外如此辽阔,后世多国林立,国与国不同,定然要通过商贾官市互通有无。”

  “那唐之周边我等尚能谋划征伐,然如那大秦之地,相隔数万里,如何兵伐?”

  “只是后世似乎对儒生略有偏见?”

  房玄龄起身,一边踱步一边摇头道:

  “齐鲁之儒懂什么经济之策?装腔迂阔,读经书不晓通变,言圣言而不明治国。何言偏见?”

  说着说着房玄龄脚步一顿,看到那阎立本的画纸上,大唐国主正在活灵活现的捧腹打滚。

  房玄龄只当没看见,赶紧踱开,随口问道:

  “只是不知这穿越是何意?”

  杜如晦倒是还有印象:

  “此前光幕有语陛下穿越刘禅,让人入青史,想来应是后世奇诡之谈。”

  相较于这小猪陛下,初唐有完整的汉魏晋和南北朝能够参考。

  因此这对于盐铁、商税以及太学都有自己的看法,因此便只能从细枝末节才猜测了。

  几臣默契的对豪强之说避而不谈,不是陛下开头的话实在难以把握尺度,但各自心中都有心思。

  【东汉是豪强发展的黄金时期,这个时期失去了皇权的打压,豪强也开始变得多样化。

  在刘秀废除了郡国的武装力量之后,地方上拥有大量土地的豪强进化出了庄园地主这种究极形态。

  其中佼佼者是汉桓帝时的崔寔,他这位首屈一指的具有文化的大地主甚至写了《四民月令》来指导其他地主们怎么管理庄园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ridu8.com。日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ridu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