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一章北京营造司_大明公务员
日读小说网 > 大明公务员 > 第五十一章北京营造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十一章北京营造司

  第五十一章北京营造司

  邓镇不由皱眉,说道:“何大人,何必如此麻烦?北京周围有数十万大军,抽调十几万,参与营造,是很轻松的事情。”

  何夕觉得有些头疼。

  人与人思想之间,相差太大,几乎不能理解。

  邓镇之所以这么说,原因很简单。简单到不用想,因为之前就是这么做的。大明军兴以来,高筑城,广积粮为口号,修建了大批城池。可以说,后世留存的很多古城,都是明代修建的。

  这么多大工程,全部都是用这个办法修建的。

  如此成功的经验,复制就行了。搞什么新花样的。

  有时候,还真是穷则变,很多事情,不是到了难以为继的时候,是不可能想到改变的。何夕面对的罪大的阻力,有时间就是现在蓬勃发展的大明朝。

  太子为什么反对?因为没有迫切性。变法有社稷倾覆的危险,不变法有数百年江山。太子自然想徐徐图之。而今邓镇想得也是,之前有这么多成功的案例,之前大家都这样做的。

  你搞什么新鲜花样啊?

  更不要说,征召百姓也好,调用士卒也好。都不怎么花钱的。如果将工程转包给营造社,那是要给钱的。是要给工钱的。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

  何夕内心之中转了好几个圈,说道:“国公,朝廷也是想与民休息,之前朝廷没有钱,不得不劳动百姓,而今朝廷有钱了。原因让百姓出来做工赚一些辛苦钱,另外,北京城的大工程,一个营造社恐怕不够。如何国公愿意的话,可以抽调卫所余丁,也成立一个营造社。承接工程。”

  申国公眼睛微微一眯,说道:“可以吗?”

  什么朝廷有钱没有钱的,申国公不在意。邓镇好歹是大明国公,户部的具体数目,他不知道。但是大体上有多钱,却是知道的。这几年朝廷虽然有些富,但是钱还没有多多到这个地步。

  不过,何夕的建议申国公是很感兴趣的。

  毕竟,工程之中有太多油水了。更不要说,之前的工程百姓是征召,最多在原材料上偷工减料。而今更有人工费用,只要稍稍动一下手脚,就可以狠狠的赚上一笔了。

  申国公也心动了。

  不得不说,在开海之前,大明的勋贵们也并不是很有钱的,否则也不会有很多勋贵因为一点小钱,而违法乱纪,被朱元璋处罚了。让大批勋贵富起来的,就是何夕推动的开海。

  在勋贵圈子里,跟着何夕有肉吃的传闻,大家都知道了。

  故而申国公忽略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,直接问可以吗?其实是省略了很多内容。他想问的是,这一件事情,朝廷允许吗?皇帝允许吗?算不算违法乱纪?

  毕竟,就赚钱这一件事情,在勋贵这个位置上,有太多机会了。

  但是想赚钱,而不被朱元璋处罚的机会,却算不上很多。

  何夕自然明白,说道:“可不可以?要看,国公这个钱准备怎么赚了?”

  申国公邓镇说道:“此话怎讲?”

  何夕说道:“比如说,而今的一个工给一文钱,一部分工程总共有十万工,或者更多。朝廷就给十万文。一般情况下,每人每天最多做十个工。如果用更好的工具,好先进的办法,让每人每天,做二十工,就可赚其中利润。”

  申国公眉头紧皱,不说话。

  何夕心中暗道:“果然没有听明白。”

  一些小事还罢了,一旦遇见很多事情深层操作,就会遇见这样的情况,六百年的隔阂,无处不在。

  何夕不知道,申国公不明白是怎么提高效率,而是为什么要提供效率?而为什么不能提高工作时间等等。也不想解释了。补充说道:“只要,不影响工程质量,不克扣百姓的工钱,朝廷就不会问罪。”

  申国公点点头,说道:“明白了。”

  随即他在心中做出点评,暗道:“不过是辛苦钱而已。”

  他并不知道,何夕在营造北京这一件事情上,下了多大的功夫。就营造社这一件事情,是何夕早有预谋的。何夕希望他营造的北京城,最少在今后二三百年,都是不落后的。

  这个要求,可不低。

  比如下水道工程并在下水道工程之中,为未来留足各种管道的位置,比如电线,天然气管道,等等。

  道路扩宽,为未来的汽车留出空间等等。

  这也要求在各种技术上,不能太落后。

  水泥已经在辽东使用了很多年了。虽然在何夕看来,这水泥还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,但是足够用了。而北京城城墙,何夕还是要用夯土包砖工艺。原因无他,纯粹的砖墙,其实没有夯土包砖结实。

  在承受炮击的时候,砖墙是比较脆的。容易一层层的击垮。而夯土墙能吸收动能,外面砖墙作为缓冲,能保证夯土墙的整体性。

  当然了,这是远远比不上,钢筋混凝土,至于为什么不将整个北京城墙用钢铁混凝土,原因有这样几个。

  第一,寿命。

  后世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也是有寿命,有人说二百年,或许更多。但是北京城墙却要更长时间的。更不要说,而今的水泥,还有太多值得改进的地方。

  何夕都不知道这水泥的寿命有多长。

  如果仅仅几十年,那玩笑就大了。

  第二,费用。

  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
  虽然说,钢铁已经可以大规模生产了。虽然说生产钢筋,也是可以的。虽然说,钢筋的价格也不算贵。但是,贵与不贵是相对的。而不是绝对的。在何夕来之前,大明普及钢铁农具的地方,还是少数的。大部分百姓的农具都是木头的。而这些年,几乎再穷的百姓,也会换上一副上好铁农具。

  毕竟,天天劳作,自然知道什么好。

  从这个角度来看,这是便宜了。

  但是,营造北京城墙,需要多少吨的钢筋,多少吨的水泥。这决计不是辽东,与刚刚修建的北京附近的工业体系可以支撑的。而折算成钱,又是一个让大明朝廷破产的天文数字。

  有这么多问题。何夕自然要放一放了。

  整个北京城之中,并非没有钢筋混凝土结构。甚至有很多。但是整体上来说,还是点缀,不是主体。不过按照北京城的工程量,即便不是主体,也有相当分量了。

  除此这两种新材料的使用,还有很多新工具的使用,大量的滑轮,以及各种无动力升降装置。等等。已经何夕将后世工地上一些方便实用的小工具引进过来。

  定然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。

  而何夕给工程核对价格的时候,是以朝廷之前的官方利润为主的。即便不提百姓服劳役,劳动积极性的问题,单单从技术提升上,就有很大的利润空间。

  从而节省很多人力物力。

  何夕之所以如此费心,也是有两个原因的。

  一个是公。

  因为何夕可以预见,将来整个大明需要有很多大工程,不管是修建城池,修建铁路,还是修建水利工程等等,如果不用服徭役这种方式,必然有替代的方式。那就是专门的工程建设团队。

  所以,这样的营造社,将来一定会用的。

  而且大规模人员聚集,而且是壮劳力,这样的组织如果不掌握在朝廷手中,很多人都会睡不着觉的。毕竟这些人摇身一变,就能成为军队。更不要说工地上也不缺少钢材,连武器都是现成的。

  所以,这样的机构一定要在国家手中,而不是别人手中。

  有的人死了,但没有完全死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ridu8.com。日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ridu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