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九章铁路之争_大明公务员
日读小说网 > 大明公务员 > 第三十九章铁路之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十九章铁路之争

  第三十九章铁路之争

  何夕给大明带来的东西很多。

  大多数东西是没有共识的。

  很多东西,有的人觉得极好,有的人就觉得不好,但是铁路却是所有人都赞同的东西。

  无他,古代的交通太难了。不管再守旧的人,也不能拒绝火车便捷。而铁路的好处,更是谁都能看出来。

  可以说铁路所过之处,就会立即变得富裕起来。简直是有立竿见影之效果。河北省不提出来也就罢了,一提出来,这事情立即变得不可控起来。

  首先,因为地理的原因,北方修建铁路要比南方方便一点,因为所要修得桥梁要少很多。

  其次,南方多有河流。而且四季不结冰,水运发达。

  这方面有很多地方都能代替铁路。

  但是这些原因,并不是这些省份不争取修建铁路的理由。

  似乎是水利之争,还有其他争夺朝廷资源的活动之中,让这些人领悟到一个规则,那句是朝廷的好东西,即便自己不要,也不能拱手让人。

  别人得到了,自己得不到了,就等于自己吃亏了。会哭的孩子有奶吃。

  虽然,铁路修到各地,因为地理问题的不同,各有各的问题,比如西南地区,何夕倒是想修铁路,能修吗?根本不可能,最少以而今的铁路修建技术,是万万不行的。

  翻越燕山,就不知道耗费了多少人的脑细胞。

  而打通西南十万大山,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。

  是现在工程技术难以逾越的鸿沟。

  但是不妨碍他们先哭上几声。

  于是,争夺铁路修建权的省份特别多,几乎每一个省份都有自己的计划,这个计划是何夕要他们给的。他们做也很简单,在地图上划一条线。

  其他的根本不考虑。

  讲究一点的,也就仅仅避开了一些山川而已。

  于是,汇集到何夕手中的铁路修建需求,让何夕大吃一惊,那种感觉,简直是就好像孙大炮的十万铁路计划,根本不靠谱。似乎轻轻一笔,就能翻越江河湖海,重峦叠嶂。

  或者。后世的基建能力,是有这个能力的。不管怎么划线,大体能够修建出来的。但是而今却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
  根本不可能做到。

  而且铁路总里程,远远超过十万,甚至冲着二十万里而去了。

  是现在铁路的数十倍。如果真的修建成功,都要比中国解放前的铁路要多了。

  何夕本来想等定国是会淘汰一些不靠谱的方案。但是万万没有想到。因为各省有各省的想法,即便是各地勋贵,也都是有家乡的。家乡的人登门拜访,也不好不理会。

  整个铁路计划,唯一被超过五成以上通过的。就是从,北京沿着运河修建的两京铁路。

  一方面,两京铁路的重要性非通凡响,几乎是平行于运河搞得复线工程。大多是在黄淮海平原上,都是平地,虽然可能会受到洪水的威胁,但是总体上修建难度并不大。有运河做转运,北方有足够的铁轨与枕木。修建起来的难度也不大。

  而今北京与南京都是大明的都城。

  明眼人都看出来,未来的大明首都未必是南京了。因为北京附近的资源太过雄厚了一点。

  兵,铁,粮,这些资源在,更不要说,当今陛下是北京起兵,横扫天下的。迁都回北京,也是很多勋贵与北来大官的想法。

  当然了,这都是后话。即便不迁回去。朝廷也不可能让北京脱离管控。而两京铁路,就太重要了。是联系两京的枢纽工程。

  有极其深刻的政治内涵。

  自然得到朝野上下很多人的支持。

  另外一个方面。就是人缘的问题了。

  开国功臣集团可以称为淮西集团。因为大部分功臣都是出于两淮之间。而两京铁路,自然要联系淮西地方,开国功臣们很容易说动,出面支持。

  而隆武勋贵之中,淮西不少。但是河北辽东人也少。虽然很多高官可能不是河北辽东人。但是次一等的伯侯之中,河北人也是有相当数量的。当然了,北来的文官之中,河北出身的人更多。

  这种情况下,他们同时发力,在定国是会上十分好通过,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。

  但是除却两京铁路之外,其他铁路没有多少支持的人。但是都有坚定的支持者,这一件事情,没有一个定论。自然交到了何夕这里。

  何夕叫内阁的人过来商议,特别让葛天工过来,为这么多铁路计划做分析。

  葛天工看过下面的异想天开之后。

  将很多不可能的方案给去掉了。比如那些想在长江上建设桥梁,想在横断山脉,或者四川栈道上修建铁路的主给打发了。

  最后汇集了十几份计划。葛天工说道:“这些大概都是可行的。但是也有很多问题,我大体觉得,都是能够解决的。只是到底行不行,还要看具体的勘探。”

  何夕拿来细细一看。各省有不同的铁路计划,但是在葛天工的挑选之下,就形成了一个铁路体系。

  首先是陇海线,不过是从登莱沿着海岸线南下,然后沿着泰山南麓,到徐州,然也徐州向西,开封洛阳,潼关西安,一路到兰州,与兰州到北京的铁路相连。同时分出一道铁路到西宁。

  这是将几个身份的计划联系起来了。

  其中从兰州到西宁的想法,自然是梅殷的想法了。梅殷在西宁数年蛰伏,对当地感情很深的。这个时候自然发挥自己的力量,为西宁谋好处。

  否则这样的事情,谁记得西宁啊。

  除此之外,还有从大同雁门关,太原,一路到蒲州。也就是同浦铁路。

  这就是山西本地的强烈要求了。

  其实陕西还有一个连接同浦铁路到西安的路线,中间有一座黄河大桥的需求。但是被葛天工无情给去掉了。原因很简单。

  葛天工已经受够了黄河大桥了。

  别人只会看,葛天工在东胜建立了黄河铁路大桥,而且是一座大铁桥,但是他们不知道,这铁桥出现了多次险情。

  各种情况都有,铁与木头还是不一样的。用使用木头的逻辑来安排铁桥,不出问题才是怪事。

  更何况第一次建造如此桥梁,各种后遗症,简直是解决不完。虽然说,在与东胜铁路大桥日复一日的各种战斗之中,大明工程技术人员的手段,日益增多。也有了很多新的突破。但是但是,葛天工还想多活几年,而今决计不想修建铁路大桥。

  所以在几乎所有铁路建设之中,就是能不修桥,就不修桥,即便修,也尽可能选跨度小的铁桥,这个其实是有一点经验的。

  至于横跨大江大河的桥梁,对不起,请换船吧。

  还有就是沿着长江铁路,从南京出发,向东到松江,向西到武昌,乃至延伸到宜昌。

  而且葛天工在做这一件事情的时候,很注意一些问题,那就是与铁厂之间的关系。

  北方的铁路大多都是能够直接与铁厂相连的,即便不能直接相连,也有运河连通。或者海运的。可以将大连物料运输到修建的工地上。

  而南京这一条铁路,就是以太平铁厂为核心的。

  太平铁厂的底蕴与实力还是有的。只需要从北方调一些技术人员,稍稍改造一下,太平铁厂的生产能力,估计不下于辽东铁厂。

  所以以辽东铁厂为核心,修建以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也就是顺理成章了。

  除此之外,就是浙江,江西,湖广与长江南岸铁路线相连的路线。也算是一个小铁路网,只是被大江大河分割成为不连续的铁路。

  还有一些,就是边边角角的铁路了。

  比如四川内部围绕成都一定要修铁路。福建沿岸一些小铁路。

  前者代表整个西南,西南的铁路都被何夕否定了。他只是给了西南方向一个修缮官道的承诺,毕竟不是何夕不想修,实在是不能修。

  只是总要是一碗水端平。

  否则西南会不满意的。而四川作为西南地区的老大,自然要安抚一下。而福建,广东在地理上与长江南岸的铁路网不相连。而且临海。修建的铁路多以连接主要城市为主。并不长。

  葛天工计算过,如果走海运,直接将原材料从北方运过来,也是可以的。

  于是才有这样的计划。

  在何夕看来,整个计划,东一块,西一坨,根本不能算是铁路网。

  而最少在能够修建长江大桥之前,大明也不可能有铁路网这个东西。

  何夕整理了一下,说道:“那就这个方案了。提交给定国是会吧。”

  不仅仅葛天工,还有很多人都大吃惊。无他,这个铁路计划之宏伟,简直史无前例。葛天工粗粗计算一下,就成本而言,并不下于打上一场大战。

  财政上的压力太大了。

  很多人根本没有想到,何夕居然会做出这样的决断。

  杨士奇忍不住说道:“大人,这个方案太过宏大了,朝廷是支持不起来的。还请大人三思啊。”

  “是啊。大人三思啊。”一时间这几人纷纷说道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ridu8.com。日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ridu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