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一章燕选官_大明公务员
日读小说网 > 大明公务员 > 第一百零一章燕选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零一章燕选官

  大明公务员第一百零一章燕选官第一百零一章燕选官

  不过,这里还有一个问题,那就是如何与燕王谈。

  何夕是万万不肯让燕王从甘肃分一杯羹。

  但是现实却是何夕必须尊重燕王。尊重燕王手中的兵力。燕王在面对帖木儿的压力下,还是能够抽调一些兵马地。所谓成事不足,败事有余。

  而今即便北京拿下西北之后,就会在这里驻守大量兵马吗?

  不,不会的。

  北京最重要的对手,还是南京。总计十三个军的禁军,除此之外,还有大量各式武装,但是对应南京,还是有一点捉襟见肘。

  在打仗的时候,军队从来不嫌多的。

  就整体战略而言,甘肃根本不可能部署重兵,面对燕王的兵力优势,还是要有一些妥协了。

  何夕沉思片刻,给燕王开出了条件。

  第一,加大燕王特别经费。甚至何夕可以为燕王发行燕王公债。

  第二,给燕王在甘肃地区特别人事权。何夕效仿后世经验,在兰州以西的所有官员都转为燕选官。也就是虽然是大明官员,但是任命在燕王手中,甚至将来燕王需要,这些人可以到燕国任职。

  这样对燕王有两个好处。

  第一,给燕王开发大明人才库。

  燕王手中非常缺少人才。特别是文官人才。即便天下分崩为二,大部分文官都没有想过去藩属国。而北京方面,虽然建立了很多大学,但是北京人才,还没有到过剩的地步。

  大部分人才都会在朝廷,还有军队之中找到位置。

  燕王这里能打仗的人非常多,但是能治理地方的人才很少。

  但是,燕王从大明选拔一些人才放在甘肃等地,人事权在燕王手中,燕王在甘肃做什么事情,就很容易得到支持。其次,将来这些人也很容易被燕王拉拢。原因很简单,他们身上打上了燕王标签,不去燕国,在大明很容易打入另册。

  第二,也是很容易收回这一项权力。

  仅仅是人事权而已。虽然这一项人事权,其实是默许了燕国在甘肃的很多特权。但是这些特权却是灰色地带,大明从来没有承认过这一点,将来收回这一项人事权。将这些东西也都一并取消了。

  何夕派人将这一些内容告诉燕王。他能做的也只有等消息了。

  随即何夕内心之中有一个想法,那就是不是要去西北一趟。

  原因也很简单。

  西北方面将有大突破,干系很多事情,如果做到的话。甚至能让西北地区只给南京留一个关中。兵锋越过陇西碰一碰四川。

  如果做不好。很容易成为一锅夹生饭。

  这里面不仅仅是军事问题,如果单单是军事问题,何夕也不会想过去,因为军事问题上,前线的将领很容易做好。但是其余问题就不一样了。

  不是前线将领不能做好,能做好,也不能让他们去做。瞿能的权力就太大了。

  要么派一位大臣,代表朝廷全权去西北处置。要么何夕去一趟。

  不过这要看中枢的情况,也与朱雄英的心思有关系。

  「啪」朱允炆将手中的瓷器,砸在地面之上,厉声对丁显说道:「朕将天下大事托付给先生,先生就是这样回报朕的。」

  丁显一言不发,跪在地面上,只是磕头而已。

  齐德却开口了。说道:「陛下,臣罪该万死。」

  本来朱允炆是召见丁显的。但是丁显却将齐德给叫过来了。就因为丁显知道西北战事,朱允炆一定会大怒的。

  原因很简单。

  榆林之战,对于双方都不是一场

  意外的战事。北京筹备这一场大战,筹备了一年有余。而南京方面何曾不是。

  源源不断的物资,从各方面运输到西北地区。

  否则在榆林城中维系十几万大军,乃至大量的粮食,火药等物资。是怎么运输到前线了。

  榆林城中的铜墙铁壁,丝毫不弱于济南城。甚至济南城的城防也不过是这个样子了。

  所以,榆林之战,很有可能是未来济南战役的预演。

  这才是朱允炆最惊怒的原因。

  其实,朱允炆也知道,这一件事情丁显的责任不大。

  丁显虽然是内阁首辅,但是军事上的事情,丁显参与的并不多。原因很简单,朱允炆将丁显抬上来是为了解决后勤问题,对军事上并不指望丁显能做什么。

  而今丁显做得也很不错。

  朱允炆不是不知道超发货币有问题,毕竟宝钞前车之鉴,历历在目。

  只是他更知道,而今打不赢他会有什么下场。

  只要能打赢,即便宝钞贬值又怎么样?天下在手。

  而且丁显还兴办工业,江宁工业区的赋税也成为朝廷一项重要收入。

  有了钱,各方面工作的展开,前线军需供应都跟上来了。这都是丁显的功劳。

  前线的事情与丁显没有太多的关系。但是朱允炆实在忍不住惊怒。

  而丁显也明白这一点,他才将齐德拉过来。军需生产丁显负责一些,但是为前线调配军需,甚至一些兵力调度都是齐德的事情。

  齐德这个人,他为人不允许让别人为自己背锅的。而且齐德也觉得,这一件事情上上下下都没有什么大问题。纯粹是实力的问题。

  这也是南京上下最不想承认的一个点。

  打仗打到现在,明明他们才是正统。北京不过一隅之地,偏偏是北京压着南京打。

  朱允炆冷笑一声说道:「罪该万死就够了吗?」

  齐德说道:「自然不是。亡羊补牢,犹未晚矣。臣有一个想法。挽回西北局面。」

  朱允炆收敛脾气,说道:「说。」

  齐德说道:「修建铁路。只要修建铁路才能减少前线耗损。将更多的物资送上前线。哪怕不用火车,用马拉车,也能减轻很多损耗。」

  丁显听了齐德的话,心中有些犹豫。他其实并不是没有想过这一件事情,只是他更清楚一件事情,而今所有向前线道路都在运输辎重。

  现在修建铁路,就要面对大量的人力物力的耗损。对而今南京朝廷来说,真的是好事吗?

  不过,丁显很快就看到了朱允炆神色微微变化。他心中明白朱允炆心动了。他立即有了决断。说道:「其实,臣也有这个想法,而今太平铁厂已经有余力生产铁轨。只是蒸汽机还在仿制之中。不过请陛下放心,蒸汽机迟早会仿制好的。先行修建铁路也是可以的。」

  「臣想来有两条铁路,一是方城铁路。另外一是蓝田铁路。这两条铁路都是从南阳开始,一路从方城连通白河越过方城山与淮水相连。另外一个就是连接丹水与关中水运的铁路。有这两条铁路在。大量物资就可以从长江,汉水,源源不断地到关中与黄河一线。」

  不得不承认丁显的才华。

  丁显在此之前根本没有多想。但是临时急智,就想出了这两个方案,来附和朱允炆。

  而这两个方案都不是空穴来风。

  他分别是有原型的。

  方城铁路,其实就是北宋时期的京襄运河工程,但是最后因为地质原因,最后放弃了。而蓝田铁路就是唐代的丹江通京运河,是准备连通汉江流域与关中水域的工程。从而让江南的物资能够绕过三门,源源不

  断地进入关中地区。同样工程浩大,但是最后也失败了。

  丁显秉承一个原则,那就是运河这东西,其实比铁路的要求还多。

  要求水源,流域,还有坡度,比铁路要多太多了。铁路遇见高度差太大的情况下,还有很多解决办法,而运河只能用船闸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ridu8.com。日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ridu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